一季度数据闪现,我国3月份CPI同比增加0.7%,低于商场预期的1%,较上月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中心CPI同比增加0.7%,接连12个月小于或等于1%;PPI同比下降2.5%,环比相等,低于商场预期的2.3%,跌幅接连3个月扩展。与此一起,钱银供应量M_2增速坚持高位。2月末,M_2同比增加12.9%,增速创7年来新高;3月末M_2同比增加12.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
通胀数据有所回落,有商场人士忧虑,这是否标明我国经济活动偏冷,乃至或许堕入通缩?对此,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以为,全体来看,我国微观经济运转局势杰出,经济复苏趋势清晰。低通胀不等于通货紧缩,不该将低通胀或前期反通胀力气简略视为通货紧缩,中国不存在系统性和可继续的通缩压力。
(相关资料图)
阶段性要素影响通胀回落
“尽管近期PPI跌幅扩展、CPI涨幅收窄,但二者面对的大部分压力都不会继续。”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明,PPI上一年四季度以来堕入同比跌落的首要原因,一方面是全球需求乏力,叠加3月份海外银行风险导致出资者心情走弱,全球大宗产品价格有所回调,如石油、有色金属等职业;另一方面是国内的地产复苏和工业活动改进都处于初级阶段,对产品的拉动尚不微弱;一起,气温上升等季节性要素带动煤需求量削减;此外还有上一年同期基数偏高的要素。
面对商场忧虑,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以为,近期通货膨胀率较低与经济康复的阶段有关。通胀是滞后目标,经济和需求先起来,才会逐步传导到通胀目标。当时微观经济仍处于经济复苏初期,通胀回落契合经济传导的时滞特色。
“钱银信贷较快增加与物价回落并存,本质上受时滞影响。”4月20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钱银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稳健的钱银政策重视从供应侧发力,上一年以来支撑稳增加力度继续加大,供应端收效较快。但实体经济出产、分配、流转、消费等环节的效应传导有一个进程,疫情重复扰动也使企业和居民决心偏弱,需求端存有时滞。全体看,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实践上反映出供需康复不匹配的现状。
邹澜表明,经济根本面和高基数等要素使得近期物价有所回落。一方面,供应才能较强。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撑下,国内出产继续加速康复,物流疏通保证到位。另一方面,需求康复较慢。消费志愿尤其是大宗消费需求上升需要时刻。一起,上一年3月份世界油价暴升和国内鲜菜价格反季节上涨,也带来高基数扰动。
不该只看一两个价格目标
“通货紧缩”这个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上往往指的是有用需求缺乏带来的价格继续下行。从全球首要国家200年的前史来看,通货紧缩除了物价水平的继续下降以外,一起还会随同着钱银供应量的继续下降以及经济衰退。专家以为,“通缩”不能简略等同于价格目标的时刻短下降,真实的通货紧缩往往随同着钱银紧缩以及经济衰退。
“对‘通缩’提法要合理看待,通缩一般具有物价水平继续负增加、钱银供应量继续下降的特征,且常随同经济衰退。”邹澜表明,当时我国物价仍在温文上涨,M_2和社融增加相对较快,经济运转继续好转,与通缩有显着差异。
针对通缩的判别,中金公司研讨部首席微观分析师张文朗以为,我国现在处于经济复苏前期,需求驱动的通胀正在回温,而非行将步入通缩,应从更多视点和目标进行判别。
一是钱银供应增速创新高,信贷继续改进。本年一季度金融数据接连超出商场预期,M_1、M_2、信贷余额、社融余额同比增速等目标相对上一年年末均显着改进。政策支撑下,企业中长时刻贷款增速从上一年三季度开端接连改进,本年屡创新高。一起,内生信贷需求或许也现已开端从低点逐步康复,3月份居民短期贷款与中长时刻贷款增速别离到达9.2%与4.8%,较上一年年末有所改进。
二是一季度经济增加全体较快,未来大概率进一步修正。一季度GDP同比增加4.5%,较2022年四季度的2.9%显着改进。一季度GDP四年复合增速为4.9%,较2022年四季度的三年复合增速4.5%也有提高。分项看,除了出口超预期外,消费需求反弹也较快,固定资产出资增速一季度坚持10.8%较高增速。向前看,以消费和出资为代表的内需仍有进一步康复空间。
三是当时物价下行有很大一部分遭到供应要素扰动。上一年一季度受地缘政治抵触影响,全球供应链扰动,大宗产品价格高企,抬高了价格基数,成为扰动PPI的重要原因。3月份PPI同比降幅从1.4%扩展到2.5%,简直全都由基数效应引起。如果看环比,PPI在2月份至3月份均坚持相等。此外,因为上一年遭到疫情影响,食物价格也呈现异常动摇,对本年CPI造成了影响。3月份CPI涨幅较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首要也是来自大宗产品和食物基数效应的影响。
四是内需驱动的价格以及GDP平减指数都在改进。国内基建、地产出资和消费复苏,直接拉动的产品包含黑色与有色金属、水泥、化纤、纺织、医药、酒类等,这些产品的PPI环比在3月都是正增加。服务也首要受国内需求拉动。CPI服务分项一季度的同比涨幅是0.8%,比较上一年四季度的0.5%有所改进。此外,作为一个更全面的价格目标,GDP平减指数同比涨幅一季度为0.5%,比较上一年四季度也改进显着。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分明表明,一季度经济数据修正较好,需求侧回暖节奏呈抬升趋势。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超预期,本年经济稳步复苏预期根本实现。结构上,3月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增速达10.6%,其间触摸型服务业康复更为显着,同比涨幅为9.2%。在经济稳步修正的大趋势下,需求侧改进也在逐步闪现。高频数据方面,30个大中城市产品房成交面积已上升至从前同期新高,乘用车销量也接连抬升,可见本年需求侧改进是渐进式进程,需要更多时刻闪现。中长时刻看,不会呈现通缩风险。
不存在系统性通缩压力
当时中国经济仍在稳步复苏之中。汪涛以为,一季度经济同比增加4.5%,二季度有望在低基数推进下进一步上升至8%左右,下半年有望维持在5%以上。参照中国经济5%左右实践潜在增速,中国的全体产出缺口正在显着收窄而非扩展,这也意味着中国并不会面对继续的通缩压力。
人民银行新闻发布会上,邹澜在回应记者发问时着重,跟着金融支撑作用进一步闪现,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下半年物价涨幅或许逐步回归至从前均值水平,全年CPI呈“U”型走势。中长时刻看,我国经济总供求根本平衡,钱银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安稳,不存在长时刻通缩或通胀的根底。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讨所副所长张斌也以为,中国经济不会堕入通缩。我国经济处于疫情后的复苏阶段,国内消费和出资在温文复苏进程傍边。一季度全社会信贷增加较高,有助于扩展总需求。在进一步的政策支撑和商场内生动力逐步提高环境下,中国经济不会堕入通货紧缩局势。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判别,实体数据行将迎来低基数下同比高增,总需求政策及利率短期或难有松动。加之资产负债表修正需要时刻,居民信贷的转暖将较为渐进。作为居民扩张行为的滞后目标,通胀尤其是中心通胀将在低位动摇中逐步上升。
中金公司猜测,CPI方面,猪肉供需格式逐步正常化,猪肉价格下行周期或告一段落,价格有望环比企稳。一起,服务、可选品及其他中心CPI疫后需求康复将继续拉动环比修正。PPI方面,世界油价受外部供需影响大,不确定性高,国内出资复苏将继续提振金属价格。
汪涛以为,跟着居民收入反弹和顾客决心逐步修正,估计与经济重启相关的消费活动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包含餐饮、外出、游览、娱乐和居民服务等。比方,食物价格方面,短期内猪价或许继续乏力,但跟着职业产能进一步去化,再加上疫情后餐饮消费复苏带来需求改进,或许催化下半年猪价上行。一起,现在对CPI食物价格有影响的鲜菜等食物价格供需求素都较为短期,难以发生趋势性影响。
PPI方面,汪涛表明,下半年估计同比转正。一方面,上一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动力及大宗产品供应约束要素大大缓解,相关价格较上一年上半年呈现显着回落。跟着高基数效应的衰退,一起房地产建造活动企稳改进,PPI的上游产品(采掘和原材料)价格同比增加有望在二季度之后显着改进。另一方面,自优化疫情防控办法以来,工业出产面对的供应冲击和工作扰动非常有限,但出口需求全体较为疲弱、国内产品需求复苏相对温文,造成了部分加工品和生活资料价格走弱。未来几个季度,跟着国内消费需求进一步复苏,中下游产品价格有望逐步企稳。
汪涛以为,本年以来的信贷钱银供应量继续上升,新增社会融资规划接连3个月超预期微弱增加,M_2增速也继续高增。钱银信贷政策支撑走强将会有助于支撑未来几个季度的总需求和经济增加,也将在全体上支撑顾客和出产者物价水平。
“本轮中国经济复苏更多依托内生动力,以安居乐业重振决心。”邢自强表明,比照而言,内生性复苏的特征之一是劳动力供应和制造业产能康复略快于需求康复,有利于坚持较低的通胀压力。在全球发达国家为高通胀所困之际,中国通胀局势给决策者供给了足够的政策空间,而无需忧虑通胀掣肘。(经济日报记者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