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作者 | 梳子姐
山在不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官不在显,有权就行。
5月6日,一名副厅级干部的落马颇引人关注,他就是北京市纪委监委第十一审查调查室主任赵锦海,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审查调查。
皇城根下,副厅级干部多如牛毛,马路边一抓一大把。赵锦海之所以引发关注,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
纪委监委室主任,本来是查人的人,办人的人,结果反被调查,反被查办,这其中颇为耐人寻味。
由于并非显赫岗位,赵锦海公开信息并不多,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3月他当选石景山监察委员会副主任,2019年在石景山区党风廉政建设大会述职述廉。据说,赵锦海一直以来深受领导信任,工作中认真负责,表现出色,处理案件公正客观,受到广泛好评。
就是这样一个清水衙门的好干部,到底采取什么手段违纪违法,又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相当于过去的御史,他们并不直接管钱管人管物,看似一文不沾,但手中的监督权则十分神秘,言可以定兴废,举可以保升迁,足以生杀予夺,有着巨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孟德斯鸠有个经典论断,他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因此,若纪检监察权掌握在心术不正之人手里,他们照样能够寻租变现,靠纪检吃纪检,闪转腾挪获得肮脏利益。
从此前查办的一些内鬼来看,他们一般有两种惯用的手法:
第一是充当掮客,居中谋利;第二是泄露机密,出卖法纪。
比如,中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处长曹立新就是个万事通,曹处长一个电话谁敢不给面子?只要钱给到位,处理案件、调动工作找到他啥事都能斡旋,靠着当中间商赚差价,他就积累了8000多万家财。
还有副部级巡视专员张化为,他一边巡视别人一边徇私插手,左手执纪、右手收钱,硬生生敛财3000多万。
哈尔滨市纪委书记姜国文则沦落成为毫无羞耻的皮条客,揽工程、打官司、搞项目、跑晋升,整日忙得不亦乐乎,收获了1亿多巨额回报。
除此之外,就是向相关人员透露案情,传递情报,靠出卖组织原则当老好人,实现利益交换。
中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副处长袁卫华,是北大法学院的高材生,到天津办案时故意把案情泄露给时任天津市长黄兴国。
这种行为比贪多少钱都可怕,因为结交诸侯随意泄密,就会让纪律监督变质变味,变成小圈子小山头的工具,变成看人下菜报复陷害的手段,进而产生十分恶劣无法预测的政治破坏力。
与赵锦海前后脚落马的,还有哈尔滨市纪委原副书记韩世昆,内蒙古纪委监委第六室副主任余洋,宁夏纪委原副书记殷学儒,北京市纪委监委驻市审计局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孙志亭,湖南省委巡视组原二级巡视员杨扬等人。
揪出这批内鬼的背景是,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这是继政法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后,刀刃向内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对“两面人”、“灯下黑”的庄严宣战,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清理门户的决心和态度。
棒击虎,虎吃鸡,鸡琢虫,虫蛀棒,以人治人、用人管人不能变成无穷无尽的权力追逐游戏。
如果权力监督无法闭环,那么打虎人也必将变成大老虎。
把权力锁进笼子是第一步,钥匙掌握在谁手里、如何管理使用至关重要。
打掉内鬼,清理门户,方得海晏河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